碳權和碳信用是兩種與碳排放和減排相關的概念,它們在碳市場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碳權(Carbon Allowance)是指由政府或碳市場管理機構發放的允許單位,每個碳權代表著一定數量的碳排放權限。企業或組織可以購買這些碳權來合法地在特定時間內釋放相應數量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碳權的數量通常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onnes of CO2 equivalent)表示。
碳權強調在一定時期內允許排放特定量的碳,是一種控制碳排放的機制。每個國家或地區都可能設立碳排放的上限,並將這些碳權分配給參與碳市場的主體。碳權的價值取決於市場供需情況和各地政府對碳排放的限制政策。若企業的碳排放量超過其擁有的碳權,就需要購買額外的碳權,這將增加其營運成本。如果企業的碳排放量低於擁有的碳權,它們可以出售多餘的碳權,從而獲得額外的收入。
目前台灣因為不受限於嚴格的淨零排放標準,因此對於上市公司碳排放管制標準比較寬鬆,目前依照規定需要向外另購碳權的台灣企業多為發電廠與大型傳統產業如鋼鐵與水泥製造鏈,大多數企業並不會因為政府的碳權管制而受到太大的影響。
然而台灣屬於出口型經濟,絕大多數具有規模的企業都向外出口,而歐美客戶需要符合更加嚴格的碳排要求,例如蘋果要求其供應鏈需要配合在2030年達到淨零碳排,其他許多歐美領導品牌也要求供應鏈加速碳中和,或者至少銷售的產品生產之碳足跡需要達到淨零,這些減碳標準是無法完全透過綠電的使用、更改製程,替換環保材料來達標,因此參與自願碳市場購買碳信用成為最經濟且快速的碳中和解決方案,目前負責做碳排查確信的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均已將碳信用採購整合到其服務當中。
碳信用(Carbon Credits)是指對於排放減少或碳排放抵銷措施所產生的一種環保效益,它代表著減少了一定數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實施碳減排項目(如森林保護、可再生能源發展等)來賺取碳信用。
碳信用著重於碳排放的減少或抵銷,是一種鼓勵環保行動的機制。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購買碳信用來彌補其碳排放,以達到環保目標。碳信用的價值取決於市場對碳減排效益的評估。在某些碳市場或環保計劃中,碳信用的價格可能是由需求和供應所決定的。對於環保導向的企業或個人,購買碳信用可以幫助他們實現碳中和或減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支持綠色發展項目。
目前自願碳市場存在各式各樣的碳抵換資產,企業購買時需要謹慎注意是否具備國際標準驗證,像是 Verra 和 Gold Standard,以免面臨供應鏈不承認的問題,此外也需確保交易平台能如實完成抵消 / 中和記錄,避免購買到無效的碳信用。
ASJ 擁有 Verra 與 Gold Standard 的會員資格,可協助企業取得減碳項目的國際碳信用認證,此外 ASJ 也是新加坡碳交易所 CIX 的初始會員,能協助企業購買匹配其出口市場與產業進行碳排抵消的碳信用。
碳信用定價涉及不同層級的多項因素,因此是一項複雜而困難的任務。以下是一些使碳信用定價不易的主要原因:
缺乏統一標準:不同地區和國家可能採用不同的碳信用定價標準和計算方法,導致市場的不一致性和複雜性。
碳排放測量和驗證困難:準確測量企業或項目的碳排放量是一項挑戰,尤其是生產製程複雜和供應鏈龐大的企業。
市場不成熟:碳信用認證在發展較落後的地區還不夠成熟,缺乏流動性和具備資質的參與者,定價更具挑戰。
不確定性:未來碳信用的需求和供應是不確定的,政策變化、技術進步和市場預期等因素都會影響碳信用的價值。
跨國業務的複雜性:對於跨國企業或多地區營運的公司,跨境碳信用交易涉及不同政策體系和法規,增加了定價的複雜性。
缺乏標準化:碳信用項目的類型和品質各不相同,缺乏標準化可能導致定價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過去碳信用市場的買賣雙方通常透過議價進行交易,然而隨著碳信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長,市場現在越來越多地採用拍賣和擴大交易量來發掘每個品種的價格。
CIX(Climate Impact X)是一個全球性的碳信用市場、交易所和拍賣平台,成立的宗旨便是推動大規模的環境影響。CIX 強大的拍賣和交易系統通過集體競價和交易量的方式,來確定碳信用的價格。這種透明和公正的市場機制可以確保碳信用的價格是基於供求關係和市場力量的,從而更好地反映真實的市場價值。
拍賣和交易量的引入,使碳信用市場更具活力和效率,為參與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選擇和彈性。這同時有助於激勵更多的參與者投入到碳信用市場,推動碳減排和環保項目的實現。在這種市場機制的推動下,碳信用的價格也會更加穩定和可持續,有助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